1946年二戰結束,台灣機車總數僅 236台,比汽車還少,
若均攤到全台灣,會稀釋得很嚴重,即使是大城市裡也難得一見機車芳蹤,
當年機車這種新奇的工業舶來品,擁有者非富即貴,再不然就是黨政軍高層,
絕大多數平民就算聽過機車,也沒見過,直到1953年,機車數量才首度超越汽車。
我在2010年幸運承接一部英國諾頓 Norton 統治者 Dominator 500 ,
它在台灣登記的日期是1953年2月,所以估計它實際年齡可能再老一點,
剛入手時汽門過緊,容易過熱熄火,經高雄萬里順老篩妙手回春,就變得很乖,
十年來只遇到後輪破風一次,其餘皆能順利往返,不像傳說中的英國車故障率高。
無意見發現台南府前路知名水果店《莉莉》的老照片裡有一台老機車,看起來很像是這台《諾頓》,
理由有三,
1. 這台諾頓資料登記最早是在台南。
2. 前保桿的尺寸大小、造型角度、彎折弧度相符。
3. 獨特的梨型排氣管造型也相符。
我總覺得應該就是它!